最近,我們被一則讓人特別感動的視頻震撼到了。
上海浦東機場,一男子正趴在地面上。他透過隔板的狹小細縫,焦急地朝著海關窗口窺望。
原來,他的孩子要出國留學,作為父親,他前來相送。孩子站在護照檢驗的行列里,慢慢向前挪動,不一會兒,就隱入了海關窗口后。
他進不去,只能以這樣的姿勢,靜靜“目送”已經入關的孩子。
視頻只有9秒,卻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。
洞見公眾號用了一句這樣的話——父愛如山,是無言的守護與關愛,更是無聲的托舉與成全,更是聯想起了朱自清的《背影》,讓我們更加體會到父愛的偉大。
今年的9月,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下,在國外疫情繼續(xù)反復出現的情況,這屆多數為“獨生子女”的留學生,滿載著父母的愛與擔憂,踏上了求學的征途。尤其是赴美留學生,他們甚至已做好“三年不回國”的思想準備。
愛與擔憂,道盡了動蕩世界、疫情籠罩之下這屆留學生、絕大多數還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酸甜苦辣……
每個留學生家庭,對這一次的送別,或開誠布公地同孩子討論過、或心照不宣地與孩子有默契:短期內回國都非易事。
就比如我鄰居家的孩子,上個月,他們家里花了10萬終于買上了去美國的機票,畢竟已經在家里蹲了一年半之久,比起“失學”的萬丈深淵了,再貴的機票也得舍得啊。
留學的機票,在航班本來就十分稀少的情況下,難易程度堪比西天取經。
如果就讀的是比較容易拒簽的專業(yè)和院校,順利入關美國更是難上加難。
所以有的家長才會和孩子說:“明年先別回來了,未來情況難料,上了研究生再說?!?/span>
而鄰居家孩子的表姐,在美國感染了新冠肺炎,僅僅居家療養(yǎng),自行康復。
難以想象這些已經感染病毒的孩子的父母,在國內會有多么焦急。
關于孩子們在國外的防疫工作,各家都有難念的經。
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少扎堆,肯定是少不了的日常嘮叨。但是:打了國產疫苗,還要不要再打國外的疫苗?打幾針?是重新打,還是打加強針?間隔多久打合適?
學校的課,選線上的,還是選線下的?歷盡周折跑回去,是為了繼續(xù)上Zoom大學嗎?但是,如果線下,教室里人啊人……
超市、商場還要不去?盡量不去,還是該去就去,畢竟生活不是一天兩天的事?
能和同學一起去餐館吃飯嗎?老外同學也沒當個事啊,照吃照喝。
聚會還能不能參加?“脫離群眾”或長期憋著真的好嗎?對年輕人而言,為了一個潛在的“危險”,犧牲人際交往,到底是利大于弊,還是弊大于利呢?
這些問題,無解。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困擾、交流與抉擇吧。
因為疫情的影響,今年的中國留學生過得有點慘。很多人會說:別出去留學了,干嘛要把錢往國外送呢?
不過疫情和輿論并沒有阻擋中國留學生繼續(xù)留學的決心。最新出爐的QS留學報告《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》中,對全球各地的留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,結果數據印證了這一事實。
在對中國、歐盟、印度、北美四個地區(qū)的留學生的調研中,因為疫情而放棄留學計劃的比例非常小,歐盟、印度都是只有7%的學生選擇放棄留學,北美地區(qū)為9%,中國則基數最小,只有4%的學生因為疫情決定放棄留學。
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,他們沒有退路。
在此期間,也有不少同學選擇了gap year,再花多一點時間自我增值,希望來年可以更好地重新出發(fā)。
大家其實都明白,讓努力付諸東流的感覺一定不好受。
當然,也有越來越多的優(yōu)秀學生們都選擇了在國內留校。
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,近期,一則“清華計算機前10名9人留校讀碩博”的消息引發(fā)計算機業(yè)內廣泛討論,隨后也引起不少高教領域研究者關注。
原來,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馬少平9月15日上午在個人實名微博發(fā)文:“昨天一早就參加直博生面試,直到晚上十點才結束,真是高強度的體力活。
平時到中午不覺得餓,只是覺得到點了,該吃飯了,但是面試時不到中午就餓得不行了。雖然吃了晚飯,晚上回到家還是覺得餓,又做了夜宵吃。不過令人高興的是,同學們積極選擇在系內讀博或者讀碩,據統計,前10名中的9人,前20名中的17人,前50名中的41人,都選擇了校內深造。
還有匿名網友以清華計算機系留校深造者之一的身份介紹:“一些同學的確是有超出狹隘個人利益之外的考慮的。清華的家國情懷教育、紅色工程師傳統,應當有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,排名靠前的這些同學里也頗有一些黨員?!?/p>
這名網友表示:“但是,情懷畢竟不能當飯吃。根本上講,還是因為國內有機會、有發(fā)展空間,可以讓技術人才大顯身手,大家合理預期將來能在國內精進學業(yè)、過上體面生活,才會留在國內。
大三一年,同學們看著到處亂飛的實習秋招搶人廣告,去公司和實驗室里轉一轉,看看國內計算機行業(yè)工業(yè)界從業(yè)人員、學術界工作者和在讀碩博學長的精神風貌,看著自己到手的實習工資,算算實驗室學長的年薪和北京房價之比例,觀其言察其行,自然會對國內計算機人才發(fā)展的前景有自己的判斷,用腳投票。”
據了解,清華大學2020年畢業(yè)生中,出國深造僅有674人,幾乎是國內深造人數(2366)的四分之一,占畢業(yè)總人數的9.6%,這也是近三年來清華出國深造率首次降至10%以下。
其中,本科生是深造的主力軍,共有2350人。有1891人選擇留在國內,459人選擇前往國外;國內深造人數達國外深造人數的4倍以上。
具體到計算機系,2020年畢業(yè)生中有17人選擇出國深造,而留在國內深造的人數是它的5倍。
再早幾年,從2015-2019年,清華大學本科畢業(yè)生選擇留在國內深造的比例始終超過50%,平均可達53.8%。
那么北大呢?事實上,清北兩校在總體趨勢上是一致的,都是大部分學生選擇留在國內深造。
2015-2019年,清華、北大畢業(yè)生每年出國(境)深造人數平均為1052人、1168人,在兩校畢業(yè)生中占比均在16%左右。
這5年間,清北人才出國深造整體呈下降趨勢,其中,本科生出國人數降幅都在3%左右,碩士生1%。
博士畢業(yè)出國深造的人數有上升,清華北大分別有5%和1%左右增長。
大佬紛紛歸國發(fā)展,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?
或許可以從近幾年國內教研和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情況上找到答案。以計算機專業(yè)為例,在最新公布的2021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,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(yè)排名為世界第6。
在泰晤士2021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,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(yè)排在第12名,北京大學排在第28名。
上海交通大學、浙江大學、南京大學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也都躋身全球前100。
此外,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1年度中國學科評級中,計算機科學領域,我國共有19所高校進入A類,總數比去年增加1所。
A+類包括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、浙江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。
今年,《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》也明確提出了要做強“留學中國”品牌,加大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力度。前者是為了引進外國學生,后者則是為了引進師資等辦學資源,本質上都是在加大力度推進教育的國際化。
在《人民日報》的專題報道中,教育部國際司負責人也表示,“疫情對出國留學的影響是暫時的?!睂⒎e極開拓優(yōu)質教育資源合作渠道,拓展出國留學空間。
同時也提到,“將應對疫情過程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進一步制度化、常態(tài)化,為廣大學子實現留學夢保駕護航?!?/p>
希望不出國門也能“留學”的夢,或將一步步照進現實。
我們也希望現在在國外留學的孩子們,能平安健康,學有所成,無論如何,這都是你們無悔的、絢麗的青春!
來源:網絡綜合。
聲明:除原創(chuàng)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認為內容侵權,請務必聯系我們刪除。
我們精心為大家整理的《那個趴在浦東機場地上送孩子留學的爸爸,他的孩子可能3年都不回來了》文章不知道大家滿不滿意,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綜合新聞相關的信息,請關注綜合新聞欄目。
本文來源:
http://wellnesscali.com/zonghexinwen/2021/1012/69850.html